欢迎来到武汉亚心总医院!
  首页 > 新闻中心 > 亚总新闻

全国首例!“心”技术助力“最小号”心脏再换“心门”

作者:亚总    发布时间:2019-08-03 11:10:05

折叠的人工主动脉瓣经过细小的管状输送系统经过心尖,精确到达主动脉瓣,打断原有生物瓣环结构,扩大瓣环,记忆合金缓缓张开,再置入新的TAVI瓣膜……这场“心尖上的舞蹈”,让68岁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王婆婆(化名)获得了“心”生。


据悉,目前全球开展该类治疗方式仅美国有四例相关报道在国内尚属首例。该手术的成功完成标志着亚心总医院TAVI治疗技术遥遥领先,进入世界先进水平。


在人们的印象中,一个“正常”的患者身上施行常规的TAVI手术,也许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儿”,然而,在68岁,身高仅1.45米的王婆婆身上施行该手术,可是难上加难了。


心脏中心陈绪发主任(左)和华正东副主任(右)为患者施行手术中


家住江西的王婆婆,11年前曾做过主动脉瓣生物瓣置换手术,由于当时置换的生物瓣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所以王婆婆最近两年经常感到胸闷、憋气。直至最近,王婆婆听说亚心总医院心脏中心可以进行一种新的微创手术治疗方式——TAVI,解决自己的问题,于是,在子女的陪伴下,王婆婆来到武汉亚心总医院,对该手术进行了咨询。


正常人的心脏大小一般和自己拳头差不多,王婆婆身高仅1.45米,由于个子小,体重较轻,王婆婆的心脏也比正常人小许多,11年前置换的已经是最小的19号生物瓣膜,本次再手术,无疑是难上加难,风险极高。

首先,二次换瓣手术,本身就存在极大风险。其次,本次手术,由于还需要做根部扩大,再置入新的21号TAVI瓣膜,所以难度系数倍增。整个手术,无论是对术者的水平,还是整个医疗团队配合的默契程度,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然而,重重的困难并没有压垮亚心总医院的医务人员,心脏中心陈绪发主任及团队立即组织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专家团队进联合讨论,全面分析王婆婆的情况,并为其制定了详细的手术计划,针对术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做了充分准备及预案。昨天上午11点,王婆婆的手术开始。“过去传统的手术方法是开胸拆‘门’,即开胸、切开心脏、体外循环、心脏停跳、缝入瓣膜,患者会留下近15-20公分的疤痕。这次采用的微创手术,相当于在病灶处嵌入一扇‘新门’,创伤小,仅5-6公分。除此之外,这个手术最大的困难,是需要用高压球囊打断原来的生物瓣膜,并扩大瓣环,再置入新的TAVI瓣膜。”陈绪发主任解释。



手术室内,无影灯下,空气中凝聚着紧张的气氛……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当球囊成功将原来的瓣膜撑开,顺利植入新的瓣膜后,在场的各位医护人员都长舒一口气,王婆婆的手术成功了!亚心总医院顺利完成全国首例小主动脉瓣生物瓣术后经心尖再次置换瓣膜术!这场“心尖上的舞蹈”,终于让王婆婆重获“心”生。



术后第二天,王婆婆便能下床行走,胸闷及憋气症状也基本消失。相比起自己11年前的传统开胸术式需要卧床一周甚至更久,王婆婆对这例“特殊”的TAVI术式赞不绝口:“大家都说我这次微创手术后恢复简直神速!这种手术简直就是我们这种心脏病患者的福音呐!”


据介绍,亚心总医院自开业以来,已成功完成多例高难度TAVI手术。“我们就是要把最先进的技术以最低的价格向老百姓普及,让所有适合做TAVI手术的患者不再因为价格原因‘望而却步’。”陈绪发主任说道。


作为目前心血管专科的最新技术,TAVI的前景十分广阔,未来,该术式将更受患者和医生的喜爱。亚心总医院的医务人员将不忘初心,继续砥砺前行,从“心”出发,走进“心里”,走出一条特别的“心”路。


武汉亚心总医院心脏中心介绍


武汉亚心总医院心脏中心是国内第一家融合了心内科、心外科、重症医学科、影像科的心血管疾病专业诊疗中心,突出多学科诊疗的临床优势。心脏中心分为病区单元、重症监护单元、介入手术单元、外科手术单元四个部分,已建成23间手术室、13间导管室(包括3间DSA杂交手术室),医疗专家团队与亚心医院完全共享,一站式为患者提供最佳的心血管疾病诊疗。



 手术范围


心脏中心能够开展心脏内外科几乎所有手术:如各类复杂冠状动脉搭桥、微创冠状动脉搭桥、微创心脏瓣膜置换、经心尖主动脉瓣置换、人工大血管置换、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房颤微创外科治疗等;以及各类冠心病介入治疗、复杂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心律失常电子装置植入、起搏器电极拔除、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左心耳封堵、主动脉腔内隔绝治疗等。


 技术特色


我院心脏中心采用国际上极力推广的内外科融合管理和多学科联合诊疗(MDT)模式,结合外科技术与内科介入技术各自的优点“联合作战”,强调“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重点开展微创杂交手术(“Hybird”手术),通过微创和杂交技术联合治疗各种复杂心血管疾病,以求取得1+1>2的效果,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



晚间门诊